這裡所說的手錶,主要是指使用性的手錶。用作收藏的手錶,則另當別論。因為收藏與使用有著本質的區別。收藏講究的是材質、工藝、作者及品牌知名度價值、歷史傳承等,而可以忽視使用價值。使用則主要講求實用功能,要求工藝精美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在講究使用價值同時還得考慮性價比。根據本人多年來對手錶認識上的理性感知,也談談認識手錶的十大誤區,主要是本人總結歸納之用。
第一,機械手表比石英手錶好。
——理由何在? 漂亮乎? 耐用乎? 廉價乎? 實用乎? 容易打理乎? 全然不是! 持這種觀念者,不外乎是因循守舊、或人云亦云、或少接觸新鮮事物、或少作觀察比較與分析。 這種見識如同認為蒸汽火車永遠好於電氣化機車,杠杆省力肯定優於液壓傳動一樣守舊。
第二,機械表有價值。
——價值是什麼?使用價值乎?收藏價值乎?保值增值乎?以勞力士為例,每年生產百萬塊以上,試問有何收藏價值?企圖買機械表保值增值的,大多恐怕是一相情願,蟲咬竹筍。如果談收藏價值的話,那就不是普通的機械表,而是有著某種特殊屬性或具有珍稀性的東西。收藏或許也不是愛表族論壇的話題?
第三,石英表壽命不長。
——實踐經驗乎? 科學測試乎? 技術分析乎? 全部沒有! 石英與機械機芯相比,起碼沒有每秒8-10次的擺動,只有每秒馬達驅動齒輪移動一格。 石英表的機械運動少了,壽命當然更長,理論上應當是機械表的8倍。 所以高級石英表說它50年不用保養,我想不是沒有根據的。 從本人實際應用看,機械表若10年不保養,壽命已經差不多了。 而石英表30多年不用保養照樣走得好好的。
第四,凡是電子錶都走時準確。
——準確的概念是什麼? 如果與普通機械表比,可以說是品質最差的石英表都比大多數機械表準確。 但是千萬別混淆概念! 應該說普通電子、石英表絕大多數走時不準確。 走時準確的只是鳳毛麟角。 石英表每月誤差10-15秒的居多,月誤差10秒以內算良品,月誤差在5秒以內的屬於少數優品。 石英機芯按品質優劣不同,設計有多個誤差檔次: 月誤差15、20、30秒; 高檔些的年誤差20秒,年誤差10秒,年誤差5秒。 高品質的石英表,一般設置有溫差補償電路,在遇到溫度變化時可以保持走時準確穩定。 有使用者報稱,設計為年誤差10秒的高品質精密石英機芯,有的實際誤差在1秒左右。 但這必須是設置溫差補償的極高品質精密石英機芯之中的精華才能達到。 事實證明絕非凡是電子錶、石英表都走時準確,必須糾正視聽!
第五,地攤賣的電子錶與專櫃的石英表一樣準確。
——這是極端偏面的說法。 無異於自欺欺人! 雖然同樣使用石英震動頻率計時,就走時精度而言,與普通的石英表相差並不懸殊。 但地攤表所用的石英或其他電子機械零件,肯定不比品牌的品質好吧? 我觀察過二塊低檔的石英表,靜止放置走時還可以在每月10-20秒誤差,如果佩戴在身上就沒譜了,嚴重失准了。 如果作時計佩戴使用,則免不了會誤大事。 要知道,同樣是專櫃品牌石英手錶,價格從幾百元至幾萬元不等,品質高低有著天壤之別呵! 地攤的送都不應該要,怎麼能說地攤的都一樣呢?
第六,石英表更換電池後就走時不准了。
——事實依據何在? 絕對是純粹誤解或是以訛傳訛! 更換電池容易得很。 熟手的5分鐘搞定,眼睜睜看著師傅更換,絕對不用擔心會有損於手錶; 自己新手也不用20分鐘搞定。 而機械表的養護卻不同,你得把表放在修理師傅那裡,他怎麼修理? 你還不知道哩。 不少表也許就這樣修壞了。 常識告知我們,更換電池與走時精度沒有多少聯繫!
第七,石英表更換電池後就不再有氣密性了。
——事實證明嗎?科學依據嗎?如果說手錶有氣密性,石英與機械表完全一樣。選擇螺牙鎖底鎖冠的自然密封性能好,選擇壓蓋拉冠的就相對差。擔心更換電池後氣密性不好的,就如同擔心自己的眼睛睜開後再合不上了一樣幼稚。
第八,電池使用時間越長越好。
——考慮這問題有何實際意義?電池總是要週期性地更換的,3年換一次電池與5年換一次又有什麼關係?電池使用時間與電池大小品質及手錶功能電耗有關。功能多、高品質穩定走時的手錶,電耗相對多些,反之少些;大個電池使用時間長些,反之短些。質優電池使用時間長些,反之則短些。某款式的手錶用什麼電池恰當那是設計師深思熟慮過的事,自己大可不必考慮。
第九,太陽能電池好于普通電池。
——是自己有實踐經驗了?或是想當然?或是認為太陽能電池就不需要更換?大凡用過手機、筆記型電腦、手電筒等充電產品的都知道:不管哪類充電電池都必須定期地充電,且電池壽命也有一定期限,充電池手錶並不會例外。例外的是表用太陽能電池要比普通電池價格高約10倍或以上罷了。戴個手錶天天要惦記著讓它曬太陽或足夠的見光時間充電,難道會比3年更換一次電池更方便?
第十,只看品牌知名度,不看實際品質。
所謂品牌價值,歷史傳承就涵蓋幾條街道。——這是什麼理論?從眾理念?形而上學的邏輯?知名度高的名牌有的價格高得驚人,但並不等於他的價值值得這個價格。有的機芯品質相差無幾,而名牌不同卻價格相差過半不止。你用多一倍或以上價錢買的是與它的內在價值無關的名牌附加值,究竟有什麼意義?可見品牌價值的說法,對使用者不一定適用。只要不是買來收藏,就不必唯名牌是從。理智的消費者應該重品質輕名牌,唯品質是從!只要品質、工藝都過硬,外觀漂亮,用料扎實,英雄又何必論出處?
選購手錶,切忌人云亦云、先入為主、似懂非懂。要注重先進科學技術在手錶領域的應用!重視實踐經驗與科學測試資料。通過分析比較,才能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寶貝。盲目的盲從,後悔的只能是自己!